[家庭繪本教育]
蝸牛媽媽除了堅守基督教教育,至今仍堅信繪本對孩子在靈德智體群美六育中的功效,所以我們常閱讀繪本,也在外參與讀書會,然後回家再給孩子深化討論。
最近帶孩子參加宗教教育中心和Ungoogoo故事館合辦的「繪本帶我去旅行」活動,故事人CanCanMa用繪本帶我們遊了一次中東世界,讓生活得幸福的孩子開開眼界。但中東對孩子來說,真是非常「遙遠」。縱使有圖片,但他們是很難想像那裡孩子生活的境況。
所以蝸牛媽媽用大半天時間設計了一個遊戲來以深化孩子的體會。玩之前,先重讀長谷川義史的《我吃拉麵的時候》來引起話題,讓孩子思考不同地方的孩子生活有什麼差異,然後再將六個孩子的故事(包括馬拉拉、伊克巴勒、愛倫諾等)化成一個「不公平人生棋盤」,讓孩子參與滿有多項不公平規則的遊戲,感受不公平的對待,同時慢慢理解六個孩子的生命故事。
在遊戲進行期間,孩子為不公平的遊戲規則而憤怒哭泣,也會不忿妒忌有錢幸福的參與者。但事後討論,孩子明白到一切的不公平和不幸,都是故事中的孩子無奈被迫面對的,所以他們漸漸想將自己所擁有的跟缺乏的有困難的孩子分享。
也許,生活在香港,敍利亞、巴基斯坦、非洲等國度的事距離實在太遙遠,但藉著故事,孩子仍是可以學習理解其他人的難處,甚至發展出同理心。
參考繪本:
1)我吃拉麵的時候
2)馬拉拉/伊克巴勒(巴基斯坦)
3)最美麗的第一夫人:羅斯福夫人愛倫諾的童年故事(美國)
4)花婆婆(美國)
5)想當媽媽的克雷特(非洲)
後記:
孩子這階段特別在乎輸贏,所以玩棋時,孩子面對不公平的規則特別介懷憤慨。二哥更一度哭得歇斯底里,不過一回到故事裡又冷靜下來思考。最後大哥非常堅持玩畢遊戲,因為他誓要幫故事中的孩子艾蘭(敍利亞小朋友)改變死亡命運,最後孩子倆見到他們代表的孩子成功逃離死亡,是另類的開心。